
RISC-V百億芯片時代: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重構與機遇
日期:2025-08-18 14:45:00 瀏覽量:1660 標簽: 行業資訊
近期,據RISC-V國際基金會數據,2024年全球基于RISC-V架構的芯片出貨量突破百億顆,其中中國貢獻超50%,30%應用于AI加速場景。這一數據標志著RISC-V正式躋身全球三大指令集(與x86、ARM并列),其開源、可定制特性正重塑電子元器件產業的技術路線與競爭格局。
從技術自主權角度看,RISC-V的零授權費模式直接降低芯片設計成本。傳統ARM和x86架構芯片需繳納售價2.5%-15%的專利費,而RISC-V使國產MCU、SoC等芯片成本直降10%-20%。同時,RISC-V的模塊化特性賦予開發者更高自由度,阿里巴巴達摩院的玄鐵TITAN支持512-4096位可擴展向量引擎,全志科技的R128芯片年出貨超千萬顆,靈活適配掃地機器人、運動相機等碎片化場景,推動定制化芯片爆發。
產業鏈格局因此迎來洗牌,中國從技術“跟跑者”轉向生態“主導者”。國產IP與EDA工具加速崛起:芯來科技的NA900成為全球首款通過ISO 26262 ASIL-B/D認證的RISC-V CPU IP,晶心科技的AX66處理器IP性能逼近ARM Cortex-A78,推動國產工具鏈自主化。制造端產能同步傾斜,中芯國際、華虹等代工廠將28nm/14nm產能轉向RISC-V芯片,2024年國產RISC-V芯片占全球出貨量40%以上,微控制器年增速高達42%,形成從設計到制造的完整產業鏈閉環。
應用場景的爆發進一步印證RISC-V的產業價值。AI加速領域,30%的RISC-V芯片用于推理場景,Tenstorrent的Blackhole AI芯片采用“16大核+752小核”異構設計,算力達745TOPS;中興微電子通過Chiplet技術實現CPU與GPU高效互聯,使大模型推理成本降低35%。汽車電子成為戰略高地,紫荊M100、東風DF30等車規MCU量產落地,華為鴻蒙、統信UOS系統完成適配,博世、特斯拉等國際車企加速布局RISC-V座艙芯片,推動國產車芯從“替代”邁向“定義”新階段。
RISC-V芯片全球出貨量突破百億顆,不僅是技術演進的里程碑,更是電子元器件行業變革的催化劑。它要求企業從“單一產品提供者”轉型為“生態共建者”,通過技術定制化、生態協作、政策適配等策略,在開源浪潮中把握先機。未來,RISC-V將與AI、量子計算等技術深度融合,推動電子元器件行業邁向更開放、更智能、更可持續的新時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