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元器件是組成電子電路的最小單位,其中電阻、電容、電感、二極管、三極管等都是電子電路常用的元器件。在電路中,它們是維修中需要檢測和更換的對象。因此本文簡要的介紹了一下電子元器件檢測流程及標準。


電感器的好壞可以用萬用表進行檢測,如圖所示將萬用表置于“R×1”擋,兩表筆(不分正、負)與電感器的兩引腳相接,表針指示應接近為“0Ω”,電感量較大的電感器應有一定的阻值。如果表針不動,說明該電感器內部斷路;如果表針指示不穩定,說明內部接觸不良。


電容(或電容量,Capacitance)指的是在給定電位差下的電荷儲藏量;記為C,國際單位是法拉(F)。一般來說,電荷在電場中會受力而移動,當導體之間有了介質,則阻礙了電荷移動而使得電荷累積在導體上;造成電荷的累積儲存,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兩片平行金屬板。也是電容器的俗稱。


作為電子行業的工作者,電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。它的重要性,毋庸置疑。人們都說“電阻是所有電子電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。”電阻,因為物質對電流產生的阻礙作用,所以稱其該作用下的電阻物質。電阻將會導致電子流通的變化,電阻越小,電子流通量越大,反之亦然。沒有電阻或電阻很小的物質稱其為電導體,簡稱導體。


元器件的檢測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,如何準確有效地檢測元器件的相關參數,判斷元器件的是否正常。為了測定、驗證或提高產品可靠性而進行的試驗稱為可靠性試驗,它是產品可靠性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。那么電子元器件大都數情況下,都有哪些可靠性檢測項目需要進行測試?讓我們來了解一下。


目前,我國電子加工業發展迅速,同時,市場對電子產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。特別是在電路組裝方面,對檢測的方法和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規范。元器件的檢測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,必須根據不同的元器件采用不同的方法,從而判斷元器件的正常與否。那么電子元器件的好壞需要做哪些測試?下面一起來看看吧!


半導體器件的失效通常是因為產生的應力超過了它們的最大額定值。 電氣應力、熱應力、化學應力、輻射應力、機械應力及其他因素都會造 成器件失效。器件失效會存在于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,如果缺乏對各個階段失效信息及失效器件的收集,失效分析工作將失去必要的“物質”基礎。因此,開展失效分析,必須首先在開發、生產、工程等階段建立失效信息和失效器件的收集制度。下面帶來半導體元器件失效主要五個原因匯總解析!


隨著人們對產品質量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斷提高,失效分析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,近年開始從軍工向普通企業普及。它一般根據失效模式和現象,通過分析和驗證,模擬重現失效的現象,找出失效的原因,挖掘出失效的機理的活動。


X-Ray是利用陰極射線管產生高能量電子與金屬靶撞擊,在撞擊過程中,因電子突然減速,其損失的動能會以X-Ray形式放出。便于分析金屬材料及零部件、塑膠材料及零部件、電子元器件、電子組件、LED元件等內部的裂紋、異物的缺陷檢測,BGA、線路板等內部位移的分析;判別空焊,虛焊等BGA焊接缺陷,微電子系統和膠封元件,電纜,裝具,塑料件內部情況等等。仿冒品幾乎出現在每個行業,有關元件仿冒的問題普遍存在,并且已經滲透到整個電子元件供應鏈了,設備制造商們極需建立一個強大的防御體系。


電路故障是每個工程師都比較頭疼的事情,電子元器件在使用過程中,也會出現失效和故障,從而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。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電子元器件的失效分析和故障原因。如果熟悉了元器件的故障類型,有時通過直覺就可迅速的找出故障元件,有時只要通過簡單的電阻、電壓測量即可找出故障。

